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斷提高,我國政府出臺了一些保護環境、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規。環境保護總局還連續派出環境保護督察,對國家各省市進行督察,對部分污染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了停產整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倡導綠色供應鏈的意義日益突出。木業企業如何實行綠色供應鏈?從供應鏈管理的幾種功能入手,我們可以全面地考慮。
一、采購。
有沒有優先選擇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供應商?
二次生產料能在不影響產品使用功能的情況下代替新原料嗎?
還是能找到替代非二次生產資源的材料?
二、生產。
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是否綠色友好?
能減少或降低使用有毒有害原料嗎?
生產過程中是否存在風險?這種潛在的危險是對員工有害,還是會引起污染環境的事故?
三、倉庫。
倉庫設施可選擇環境友好型的嗎?
儲存危險貨物的倉庫是否已有相關資格證書?
可否用循環包裝材料代替一次性材料?
四、交通。
交通方式是否對當地環境有影響?
運輸模式能否既經濟又綠色,兩者兼顧?
交通運輸企業是否已具備相應的經營資質,并對員工進行培訓?
五、逆向物流。
怎樣建立一整套流程,效率地管理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怎樣才能分解回收的產品,并存放在有毒有害的地方?
怎樣宣傳和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回收產品,很好提升企業形象?
通過上述五個方面對綠色供應鏈發展道路的思考,我們還需要一套系統化的工具,將環境保護理念和供應鏈管理有機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