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木材變色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以我國東北產的紅松和俄羅斯產的樟子松居多,目前這兩種木材的顏色變化嚴重,給企業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過去的十年里,有不少企業反映了這一問題。如我國東北產的紅松木,其心材顏色變化比較明顯,心材邊材顏色差異較大。心型變褐色并逐漸加深,邊型變淡黃色。哈爾濱幾家企業利用紅松木材制作實木門的門沿,要求木材不得有色差。在人們的印象中,紅松是一種不易褪色的木材,在某些地區它屬于優良木材。因此在采購木材時,他們只根據產品的要求考慮樹種和規格因素,而沒有注意紅松的色澤變化等質量問題。而且當木料采購到企業后,從外觀上看木料確實不會變色。但經過人工干燥后,木材變色的問題就會立即顯現出來。特別是心材變色嚴重,邊材變色不明顯,符合要求。使用者對于加工后的產品無法接受,企業對此問題感到困惑。因為木材在經過人工烘干后會出現嚴重的變色問題,所以,許多人認為木材在烘干過程中由于采用了不適當的烘干工藝而產生變色問題。由于我們長期從事木材干燥生產技術的研究,這些企業找到我們,希望能從干燥工藝上解決紅松木材的色變問題。根據企業生產中存在的這個問題做了如下試驗,分別取三批樣品,樣品中都含有邊心材。將兩批樣品分別采用硬、軟兩種干燥基準進行人工干燥,另一批樣品放在常溫室內自然干燥。實驗結果是,采用硬干基準烘干的木材色澤變化明顯,心材色澤嚴重,邊材略微發黃。使用軟干基準干燥木材,其顏色變化不明顯,心材顏色變得較清或不變,邊材保持原有顏色。取下兩批木材后,將其置于常溫條件下室內,與自然干燥的一批木材放在一起。通過兩個月的測試與檢驗,發現軟干基準木材與自然干基準木材,其心材顏色都有很大的變化,變色程度與硬干基準木材相近,邊材顏色略呈淡黃色。通過實地調查和試驗,發現紅松木材變色并不是由人工干燥引起的,而是由于紅松木材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結果表明,人工干燥使紅松木材的色澤發生變化,是由于人工干燥使木材在干燥過程中,因溫度升高過快,導致木材色澤變深的時間縮短,從而造成紅松木材色澤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