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事故起因。
(1)刀具的切削損傷。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木材的自然缺陷(節疤、蟲道、腐爛等)或加工缺陷(倒絲紋等)導致了切削阻力的突然變化;木材過窄、過短、過薄,缺少足夠的支撐面,導致夾具難以固定;手工送料的操作姿勢不穩定,導致木材在加工過程中受到沖擊、震動,發生反彈、側翻、裂口,這些都會使操作者失去對木材的控制,導致推料手接觸木材造成傷害。因為刀片的高速運動和多刀多刃的作用,即使瞬間接觸也會造成嚴重后果。
(2)木材的反彈,對側向撞擊造成傷害。
造成這種傷害的原因是:鋸材的形狀不規則,在鋸材分割處重心位置發生變化而側向傾斜;因含水或結疤導致夾鋸彈開;因鋸材被壓彎而在加工過程中彈性恢復等多種原因而導致鋸材反彈受傷。
(3)飛行物體打擊傷害。
造成損傷的原因有:刀具本身的缺陷或裝卡缺陷,在木料加工過程中受力或高速運行時造成刀具損壞,如刀齒脫落,鋸條斷裂,刨刀片飛出等;廢棄木料未清理干凈,在加工過程中造成釘子或其他粘結物脫落,以及木屑碎片飛出傷人。
二、機械事故發生的規則。
通過對大量水工傷害事故的統計分析表明,木工傷害事故具有某種規律性。這一現象簡述如下:
a)事故發生的時間。
機務事故多發生在突發花木工事的正常運行期間。意外事件發生時,機器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在機器或輔助作業(如換刀、檢修、調整、清洗等)的故障狀態下,很少發生。
(2)事故發生的范圍。
切削傷害通常為個人傷害,僅涉及操作者或意外接觸到刀具的人;木料撞擊傷害或飛出物撞擊傷害有時只涉及機器操作者,也會波及附近的機器和其他人。
(3)事故附加事件。
大多數的事故是由于刀具造成的切割傷害,其次是由于被加工物造成的,由于機床本身的問題造成的事故較少。
(4)事故頻發的機器類型。
目前國內木工機械事故缺乏準確的統計數據,其基本情況為:平刨床居首,鋸床占其次(主要是圓鋸機和帶鋸機),銑床占第三位,開樣機占第四位,后兩者事故率遠低于前兩者。高意外率機器的排列順序各國各有不同。日本在70年代末共調查了11種木工機械的581次事故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木工機械的事故率次序為圓鋸、帶鋸、平刨床和銑床。